在涂装废水处理中,预处理是决定整个系统能否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涂装废水通常含有高浓度悬浮物(SS)、乳化油、磷酸盐、重金属离子及难降解有机物(如树脂、溶剂),若预处理不充分,将严重影响后续生化系统的效能,导致出水水质不达标。因此,优化预处理可显著提升整体出水水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强化水质均质与调节
涂装废水水质水量波动大,易造成系统冲击。应确保调节池具备足够的停留时间(建议8-12小时),并配备搅拌或空气扰动装置,实现水质、水量的充分均化。同时,安装pH在线监测与自动加药系统,将进水pH稳定在6-9的适宜范围,避免对后续单元造成酸碱冲击。
二、优化混凝沉淀工艺
混凝是去除SS、胶体和部分COD的核心。应通过小试筛选效率高、低残留的混凝剂(如PAC、PAFC)和絮凝剂(PAM),确定理想投加量和pH条件。采用多级加药方式:先投加混凝剂进行电中和,再投加絮凝剂促进絮体长大。优化反应时间(混合区快速搅拌,反应区缓慢絮凝),确保形成密实、易沉降的矾花,提高沉淀池的固液分离效率。
三、提升气浮除油效率
对于含油量高、可生化性差的脱脂废水,气浮(DAF)是有效手段。应优化溶气系统运行参数,确保足够的溶气水压力(0.4-0.6MPa)和回流比(20%-30%),产生细密、稳定的微气泡,增强油滴和悬浮物的粘附上浮效果。定期清理浮渣,防止其腐败影响水质。
四、引入深度氧化或水解酸化
对B/C比低于0.2的难降解废水,单纯物化处理难以提升可生化性。可增设水解酸化池,利用厌氧水解菌将大分子有机物(如环氧树脂、醇酸树脂)分解为小分子有机酸,显著提高B/C比,为后续好氧处理创造有利条件。对于毒性较强或色度高的废水,可采用Fenton氧化、臭氧氧化或光催化等深度氧化技术进行预处理,破坏难降解结构,降低生物毒性。
五、分质分流,处理
不同工序废水特性差异大。应实行分质收集:高磷磷化水单独处理(如化学除磷),高浓度电泳废水预酸化或氧化,喷漆废水除漆渣。避免高浓度废水混合后稀释处理,提高预处理针对性和效率。
通过以上措施,可显著降低进入生化系统的污染物负荷,提升废水可生化性,减少污泥产量,从而为后续处理单元创造良好条件,实现出水水质的提升和系统长期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