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装废水处理之所以被公认为工业废水治理中的难点,源于其水质复杂多变、污染物浓度高且难降解的特性。主要技术难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水质波动大,冲击负荷高
-
难点描述:涂装车间的生产具有间歇性,不同工件、不同漆种(如溶剂型漆、水性漆)的切换,导致废水的水量、pH值、污染物浓度(COD、油类、重金属等)在短时间内剧烈波动。
-
技术挑战:这种不稳定的进水水质对处理系统的抗冲击负荷能力要求高。常规生化系统容易因水质突变而“崩溃”(如污泥中毒、活性降低),导致出水超标。
2. 可生化性差(B/C比低)
-
难点描述:涂装废水中含有大量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如树脂、溶剂、表面活性剂等,其化学需氧量(COD)很高,但可被微生物利用的生化需氧量(BOD)相对较低,导致B/C比(BOD/COD)常常低于0.3,属于难降解废水。
-
技术挑战:直接进行生化处理效率低,微生物难以“消化”这些“顽固”有机物。必须依赖深度氧化技术(如芬顿、微电解、臭氧氧化)进行预处理,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易降解的物质,大幅提高其可生化性,这增加了工艺复杂性和运行成本。
3. 污染物成分复杂,处理要求高
-
难点描述:废水中往往同时含有多种污染物:
-
高浓度有机物:导致COD、BOD值高。
-
油类和乳化油:影响后续处理单元,需专门破乳和气浮去除。
-
重金属离子(如锌、镍、锰):来自磷化、钝化等前处理工序,具有生物毒性,需化学沉淀去除。
-
悬浮物(SS)和漆渣:含量高,易堵塞管道和设备。
-
技术挑战:单一处理技术无法应对所有污染物。必须设计多级、组合式处理工艺,针对不同污染物分步去除,流程长、设备多、投资和运行成本高昂。
4. 含有生物毒性物质
-
难点描述:部分涂料添加剂、杀菌剂或高浓度的有机溶剂对微生物有直接毒害作用。
-
技术挑战:即使经过预处理,残余的毒性物质也可能抑制生化系统中微生物的活性,导致污泥生长缓慢、处理效率下降。需要控制预处理效果,并可能需要对生化系统进行特殊驯化。
5. 污泥产量大且处置困难
-
难点描述:在混凝沉淀、化学除重金属等物化处理过程中,会投加大量药剂,产生大量含水率高的化学污泥。这些污泥富含重金属和有机物,属于危险废物。
-
技术挑战:污泥脱水困难(含油或细颗粒多),处置费用高。如何减量化、无害化处置污泥,是整个处理流程的末端难题和成本瓶颈。
6. 回用要求带来的技术升级
-
难点描述:随着环保要求趋严和水资源紧张,越来越多的企业要求废水回用(如回用于设备冷却、地面冲洗)。
-
技术挑战:常规处理难以达到回用水质标准(尤其是电导率、硬度、微生物指标)。必须增加深度处理单元,如超滤(UF)、反渗透(RO),这不仅投资巨大,还面临膜污染、浓水处理等新问题。
涂装废水处理的难点在于其“复合型污染”的本质。解决之道在于的水质分析、科学的分质收集、强化的预处理(特别是深度氧化)、生化工艺以及对污泥和浓水的合规处置。这是一个技术密集、管理精细的系统工程,环节的疏漏都可能导致整体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