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装废水成分复杂、污染负荷高,直接排放会严重污染环境。其处理并非单一技术能解决,而是一个需要分类收集、分步处理、多技术联用的系统工程。整个流程通常分为预处理、生化处理和深度处理三个核心阶段。
一:预处理——破解“顽固分子”,为后续铺路
这是处理涂装废水关键的环节,目标是解决其“难降解、高毒性、可生化性差”的核心难题。
分类收集与调节:首先将不同来源的废水(如脱脂废水、磷化废水、喷漆废水)分开收集,避免高浓度废液冲击系统。然后进入调节池,均衡水质水量,使后续处理更稳定。
物化处理:
混凝沉淀:向废水中投加混凝剂(如PAC)和絮凝剂(如PAM),使细小的油漆颗粒、悬浮物和部分胶体凝聚成大颗粒沉淀下来,去除大部分SS和部分COD,改善水质。
气浮:对于含油或密度较小的悬浮物,采用溶气气浮技术,利用微小气泡将污染物带到水面形成浮渣后刮除。
深度氧化(核心预处理):这是破解难降解有机物的“杀手锏”。
铁碳微电解:在酸性条件下,铁和碳形成无数微小原电池,产生强还原性,能破坏大分子有机物的环状结构。
芬顿氧化:在微电解出水基础上,加入双氧水(H₂O₂)和硫酸亚铁(FeSO₄),产生强氧化性的羟基自由基(·OH),进一步将有机物深度氧化为小分子酸类,大幅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B/C比)。
二:生化处理——微生物“吃掉”有机物
经过预处理后,废水的毒性降低,可生化性提高,此时微生物才能“上岗工作”。
厌氧处理(如UASB、IC反应器):在无氧环境下,厌氧菌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甲烷、二氧化碳等。此过程能承受较高负荷,产生沼气可回收能源,且污泥产量少。
好氧处理(如A/O、SBR、MBR):在有氧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将小分子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A/O工艺还能同步脱氮除磷;MBR(膜生物反应器)结合了膜过滤,出水水质更优。
三:深度处理——确保达标排放
生化出水可能仍含少量难降解有机物、色度或悬浮物,需进一步精处理。
-
过滤:通过石英砂、活性炭或多介质过滤器,去除残余悬浮物。
-
深度氧化:如臭氧氧化、UV/H₂O₂等,用于降解后的微量难降解有机物,脱色并提高出水水质。
-
膜处理:反渗透(RO)等技术可实现废水回用,达到“近零排放”。
处理后的清水可回用于车间冲洗或绿化,而产生的污泥则经浓缩、脱水后作为危废合规处置。
涂装废水处理是一套“组合拳”:先用物化和深度氧化“破局”,再靠微生物“消化”,后用深度处理“把关”。选择何种工艺组合,需根据具体水质“量身定制”。未来趋势是源头减排(如水性漆)与过程循环(如废水回用)并重,实现绿色涂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