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用化工废水处理设备的选型,需紧密结合其废水“高浓度、波动大、易起泡、含油乳化”等特性,确保系统稳定、经济运行。主要选型标准如下:
1. 针对性强,匹配水质特性
设备必须能有效应对日用化工废水的典型问题。例如:
预处理设备:应选择溶气气浮(DAF) 装置,以去除乳化油、SS和泡沫;气浮机需配备自动刮渣、溶气系统和耐腐蚀材质(如304不锈钢)。
生化设备:选用抗冲击负荷强的工艺设备,如接触氧化池(填料比表面积大、挂膜效果好)或SBR反应器(适应水量水质波动)。曝气系统宜选微孔曝气器,配合变频风机节能运行。
深度处理设备:若需回用,超滤(UF) 和反渗透(RO) 设备的膜材料需耐污染、耐氧化,且系统应配备完善的清洗(CIP)装置。
2. 运行稳定可靠,抗冲击负荷
日用化工废水排放不连续,设备必须具备良好的耐冲击能力。选型时应关注:
设备设计是否留有足够余量,能否承受COD、水量的短期峰值。
关键部件(如水泵、风机、搅拌机)的和质量,优先选择性能稳定、故障率低的产品。
系统自动化程度,能否实现自动启停、故障报警和连锁保护,减少人为操作失误。
3. 节能,效率高,降低运行成本
运行成本是长期负担,选型时需重点考量:
能耗:选择节能的电机、变频器和低能耗设备(如磁悬浮风机)。
药耗:混凝、加酸碱等单元应配备在线监测仪表(pH计、浊度仪)和自动加药系统,实现投加,避免浪费。
水耗:若采用回用工艺,设备的回收率(如RO系统)应尽可能高,减少浓水排放。
4. 耐腐蚀、易维护
废水可能呈酸性或碱性,且含有机溶剂,设备材质需耐腐蚀(如PP、PE、304/316不锈钢、玻璃钢)。结构设计应简洁,便于检修、清洗和更换易损件(如膜组件、曝气头),减少维护难度和停机时间。
5. 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
优先选择配备PLC自动控制系统、人机界面(HMI)和远程监控功能的设备。可实现数据采集、趋势分析、远程操作和故障诊断,降低对运维人员的依赖,提高管理效率。
6. 供应商实力与售后服务
选择有丰富日化行业成功案例、技术实力强的供应商。完善的售后服务至关重要,包括设备安装指导、操作培训、定期巡检和技术支持,确保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7. 符合环保法规与排放标准
设备处理能力必须确保出水稳定达到当地环保部门要求的排放标准或回用标准,避免法律风险。
综上,日用化工废水处理设备选型应以稳定、节能、智能、易维护为核心,选择能适应其复杂水质和波动工况的成熟可靠产品,并依托供应商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实现长期低成本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