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废水特性分析
塑料生产废水主要来自原料清洗、冷却水、造粒等工序,具有:
- 高有机物:COD 800-5000mg/L(含增塑剂、溶剂等)
- 悬浮微粒:SS 200-2000mg/L(塑料颗粒、填料)
- 油类物质:矿物油5-50mg/L(来自润滑系统)
- 酸碱波动:pH 2-11(不同生产环节差异大)
- 难降解物质:可能含微量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类)
二、推荐处理工艺
"物化预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净化"三级系统
-
预处理系统
- 格栅+沉砂池:拦截>5mm塑料碎片
- 调节池(HRT 12-24h):
- 配备pH自动调节系统(加酸/碱)
- 曝气搅拌防沉淀
- 混凝气浮:
- 投加PAC(200-500mg/L)+阴离子PAM
- 去除80%以上SS和40-60%COD
-
核心处理工艺
- 水解酸化池:
- HRT 24-36小时
- 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
- MBR膜生物反应器:
- 污泥浓度(MLSS)8000-12000mg/L
- 通量15-20L/m²·h
- COD去除率85-95%
- 水解酸化池:
-
深度处理(可选)
- 活性炭吸附塔:去除微量塑化剂
- 臭氧氧化:降解难分解有机物
- RO反渗透:实现废水回用
三、工艺流程图
TEXT
塑料废水 → 机械格栅 → 沉砂池 → 调节池(pH调节)
↓
混凝气浮 → 水解酸化 → MBR反应器
↓
臭氧氧化 → 活性炭吸附 → 达标排放/回用
↑
污泥脱水 → 危废处置
四、关键设计参数
处理单元 | 控制参数 | 处理效果 |
---|---|---|
气浮系统 | 表面负荷6-10m³/m²·h | SS去除率>85% |
MBR膜组 | 抽停比8:2min | COD去除率90%+ |
臭氧氧化 | 投加量50-100mg/L | 塑化剂降解率70% |
活性炭塔 | 空塔流速10-15m/h | COD再降20-30% |
五、运行成本分析
项目 | 费用(元/吨水) | 备注 |
---|---|---|
电耗 | 1.5-2.0 | 膜系统占60%能耗 |
药剂 | 0.9-1.5 | PAC/PAM+臭氧 |
膜更换 | 0.6-1.0 | 膜寿命3-5年 |
污泥处置 | 1.0-1.8 | 含塑化剂属危废 |
合计 | 4.0-6.3 | 回用系统增加1.5-2元 |
六、排放标准
满足《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2-2015):
- COD ≤ 100mg/L(直接排放)
- 石油类 ≤ 5mg/L
- 总锌 ≤ 2mg/L(含锌稳定剂废水)
- 邻苯二甲酸酯类 ≤ 0.3mg/L
七、技术优势
- 膜分离:MBR确保出水SS<5mg/L
- 抗冲击负荷:水解酸化缓冲水质波动
- 危废合规化:含塑化剂污泥处置
- 智能控制:PLC自动调节pH和加药量
注:建议对原料清洗废水单独收集预处理,避免高浓度废水冲击系统。需定期化学清洗MBR膜防治有机污堵。